抱团振兴绘就共富新画卷
绍兴三地经验入选浙江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实践范例

7月25日,浙江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公布了浙江省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的30个实践案例,涵盖名村示范带动型、产业融合联动型、项目平台驱动型等“八大模式”。绍兴市上虞区仙果丁宅共富片区、柯桥区花香漓渚片区、新昌县“下岩贝·金山上”片区等3个实践案例入选,为全省乡村“抱团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绍兴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以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建设为抓手,发挥乡镇带动作用,建强村级重点片区,下好城乡一体融合先手棋,打造了一批共富示范片区。今年上半年,绍兴又发布《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建设导则》,将“片区化发展”标准化,从产业布局到文化传承,细化36项指标,对片区“山水林田湖草村”等资源进行整体激活,推动城乡要素深度融合。
记者了解到,绍兴入选案例各具特色,清晰勾勒出绍兴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的多元路径。
上虞区仙果丁宅共富片区是“产业融合联动型”模式的代表。当地以“仙果+”品牌为引领,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方向,推动片区各村在产业分工、业态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紧密合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构建草莓、水蜜桃、桑葚“季季有仙果”产业矩阵。2024年,片区6个村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18万元。
柯桥区花香漓渚片区是“项目平台驱动型”模式的典范。当地依托“花香漓渚”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平台,构建兰花产业兴村共富链,形成差异化互补格局。同时,通过项目平台驱动和科创赋能,推动“千亩兰苑”“千亩花市”产业集聚区落地。2024年,片区6个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280万元。
新昌县“下岩贝·金山上”片区则展现了“国有资本撬动型”模式的活力。通过国企平台精准布局和市场化运营,构建“片区党委+国企+村党组织+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推动生态资源景区化、景区运营市场化、市场收益共享化的山区共富模式创新。2024年片区5个村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79万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