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开讲,激活千年湿地的文化回响
杭州西溪大讲堂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时值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二十周年,2025年度西溪大讲堂已成功举办三期。从水浒探源到湿地文脉解读,三场名家讲座紧扣西溪文化核心,将学术深度与大众普及相结合,不仅吸引了本地市民踊跃参与,更有外地听众慕名而来,生动展现了西溪大讲堂作为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一部《水浒传》,半部见杭州,三分在西溪。”本年度的文化盛宴以探寻西溪的“水浒基因”拉开帷幕。3月20日,著名水浒研究专家,西溪水浒文化研究的先驱人物——马成生教授首讲。马教授聚焦“弘扬杭州(钱塘)水浒文化”和辨析“钱塘施耐庵”两大核心,用毕生研究将典籍中的梁山好汉故事与西溪水系、人文地理紧密关联,力证西溪是水浒文化重要的“活态摇篮”。
沿着文学经典的脉络溯源而上,西溪大讲堂的视野投向更为深邃的历史长河。五月的微风里,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教授以《棹歌入西溪》为题,引领听众潜入西溪的文化肌理。“西溪是一部活着的史书。”王旭烽信手拈来西溪十景、高庄沉浮、李卫建花神庙的轶事,更深情回忆童年芦苇、鱼塘与柿树的野趣。她直言西溪是其创作的“秘密武器”,透露《走读西溪》已在计划中。
历史文脉的梳理不仅关乎过去,其蕴藏的求真精神与方法论,更在当下焕发着思想光芒。“七一”前夕,作家黄亚洲以《红船》为引,回溯建党峥嵘岁月。他强调在坚守历史真实核心框架内追求艺术表达的自由,这恰恰与西溪文化研究注重史料考据与深度阐发的传统内核相呼应,为现场听众带来了深刻的创作启示与思维碰撞。
深耕三余载,文脉绵长。西溪大讲堂始终践行“搭建平台、打造品牌”的初心,已成为杭城重要文化品牌。“下半年,结合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西溪印象的开放式讲座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未来我们将持续邀请学界名家,深化公众对西溪深厚历史人文的了解,着力推动以水浒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脉传承与创新,让西溪文化品牌焕发持久活力。”西溪湿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