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塘:服务“无温差” 外资“不见外”

作为杭州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钱塘一直都是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布局全球的重要选择之一,截至目前,全区已集聚1800余家外资企业,累计实到外资近140亿美元,年均规模居杭州前列,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达78个,四上企业265家、占比10.7%,规上工业营收1586.5亿元、占比36.7%,已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集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高质量利用外资的标杆。
从最早一批入区的制造企业到如今的智能工厂、研发中心,从单一生产到综合经营,从本土供应到全球输出,一批日资企业在钱塘这片热土上实现了跨越式成长。
从“制造”到“智造”
钱塘成外企全球战略核心区
松下的布局是外企“在钱塘,为全球”的典型缩影。
1992年,松下便在钱塘埋下深耕中国的“第一颗种子”;如今,松下杭州工业园已成为拥有数千名员工、年产值数十亿元的重要基地,5家在钱塘的企业覆盖家电研发与制造、动力部件生产、销售全链条。
细数松下与钱塘的“缘分”:2021年,总投资3亿元的松下EP智慧家电项目落户杭州综合保税区,而项目主体——杭州松下家电(综合保税区)有限公司,正是2001年杭州出口加工区(现杭州综合保税区)封关后首批入区企业;2022年8月,松下中国家电销售增量计划项目在钱塘签约,次日,建设周期仅一年的智能新工厂便在杭州综合保税区投用,专攻洗衣机零部件、洗碗机和电饭煲生产。如今,消费者手中的最新款松下智能家电,很可能就产自钱塘,背后的研发团队也扎根在这里。
正如松下电器集团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所说:“钱塘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制造成本优势,让我们能把在这里开发验证的优质产品销往全球。”今年7月,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在钱塘区工业园落户,浙江大学博士后导师团队直接入驻,助力攻坚洗护产业前沿技术——这标志着外企在钱塘已从“制造本土化”迈向“研发本土化”。
链主引领、集群发展
钱塘产业链韧性凸显
在钱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跟着链主企业来的外资零部件供应商,往往能在这里“破圈成长”。
从松下杭州工业园向南5公里,便是杭州神林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林电子”)的厂区。1994年落户钱塘时,这家企业最初只为单一日资企业供应零部件;如今,凭借在钱塘引进的无烟熔接自动化组装技术、持续迭代的模具加工水平,神林电子已成为海尔、美的、方太、科勒等中国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产品从钱塘研发、制造,销往全球多地。
“扎根钱塘,创造顾客价值”——神林电子官网的这句话,道出了众多外资企业的心声。全区链主企业引领、上下游跟投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优科豪马总投资5亿美元的智能工厂,作为近十年杭州最大外商独资制造业项目,2024年底开工;东芝、丘比等企业持续加码,核心环节落在钱塘,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从零部件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服务“无温差”
让外企在钱塘“不见外”
“资料丢失30年,没想到钱塘帮我们圆了‘办证梦’!”不久前,泰尔茂的企业代表专程来到钱塘区企业服务中心,感谢工作人员为企业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不动产权证问题。
原来,泰尔茂1994年在钱塘建设的一期厂房因历史资料缺失,一直无法办证。隶属平台大创小镇摸排到情况后,立刻联动规资、住建等多部门,通过“一件事”集成改革机制,短短几周便完成了证件办理。
这样的“钱塘服务”,是日企选择扎根钱塘的关键。今年初以来,钱塘按季度组织外资企业圆桌会,会前收集企业诉求、会上职能部门面对面答复、会后专人跟进——从人才政策到社保办理,企业的“急难愁盼”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累计闭环解决问题20个(次)。
朝着经营主体满意度,钱塘依托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人才服务、科创服务等8个综合板块以及外资企业服务专区,开通外资企业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对紧急事项、重点项目优先办理,为大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从“制造基地”到“全球研发中心”,从“单一工厂”到“产业链集群”,日企在这片发展热土的30年,是钱塘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未来,钱塘将继续以更优环境、更实服务,欢迎全球企业“扎根钱塘,链接世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